关注微信公众号:KOBA
日前,源起英国《金融时报》的一篇《机器人真的在现实世界杀人了》的报道,瞬间在国内各大媒体及网络平台呈"遍地开花”之势得到了迅速的散播,"机器人杀人案”也成了各"媒体人”不谋而合的定论。
事件回顾:
7月1日,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的一名技术员系大众承包商,在距法兰克福约100公里的包纳塔尔工厂,与一名同事合作安置、调试一台机器人。该机器人不属于新一代轻型协作机器人,而是重型机器人,通常被放置在安全笼后面,以防止其与人类意外接触。
突然之间,机器人"出手”击中技术员胸部,并将其抓起,重重地摔在一块金属板上。该技术员最终因伤重不治而身亡。在这起事件过程中,遇难技术员正站在安全笼内,而他的同事则站在笼外。
而后,据媒体报道,大众公司对外宣称,该机器人没有发生技术故障。德国检察机关也就此事件原因启动调查。现在事件调查仍在进行中。
纵观各媒体报道,我们不难发现,整个事件过程中是存在信息"断片”的。就在那"突然之间”,技术员到底在对机器人调试什么;处于调试过程中的机器人又被启动了什么程度?目前,我们对此尚无从知晓。但是,舆论却已认定:"机器人杀人了”。对此,我觉得将此事件定位为"机器人杀人”,更多的只是"标题党”博出位的一种行为而已。
安全事故VS杀人事件
在所有关于"机器人杀人”的言论中,我们不难发现:大家都在或有意或无意地将因机械故障导致的安全事故与有意识行为的"杀人”事件混为一谈,甚至张冠李戴。所谓安全事故,是指生产制造的过程中突然发生的,伤害人身安全和健康的意外事件;而杀人事件则是有意识的,在主观行为驱动下导致的事故。所以,这两者之间是有着本质区别的。
据了解,此次德国大众公司出事的这台机器设备,与其说这是一台机器人,我认为或许定义其为一台工业机械手更合适些。因为该机器设备依赖于特定编程程序指令的控制,而非人工智能的自我控制。所以在此事件中,更大的可能性是技术员在安装调试过程中,意外触碰或启动了某些工作程序,致使机器人在指令的驱动下,发出一些动作,而这些动作恰巧又撞到并勾起正在范围内工作的技术人员,由此对其造成了致命的伤害。
如果因此非要给这台机器设备定个杀人的"罪名”,那估计只能以"阴谋论者”的逻辑,生产这台机器设备的厂家,在制造的过程中便植入了"杀人”的指令。否则,仅凭当前人类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技术发展,是很难支撑起"机器人杀人”论调的。
其实,但凡有点生活经历或经验的人都知道,机器设备的操作是有风险的。而且,在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因人员的操作不当或失误导致的"机器人杀人”事件时有发生。
不少制造业企业都可能发生过员工操作冲床冲断手指这样的事故。更严重也更为普遍的,是由"汽车”之类的交通"机器人”,导致了交通事故的高发。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约有6万人死于交通事故,20多万人在事故中受伤。甚至有网友吐槽:其实在很多年前,我们的村上就发生了"机器人杀人”案,"凶手”是一辆用于耕田的拖拉机机器人。如果这样的"罪名”都能被冠在"机器人”的头上,那只能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对于人工智能的"杞人忧天”
此次事件,之所有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并被缺乏理性地无限放大,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人们对于自己将来是否会被人工智能所"终结”的担忧而导致的。
其实,单纯从技术层面来讲,人工智能或者说机器人是完全具备"终结”人类的能力的。因为就算它们目前还不具备可以匹敌人类智慧的思维,但是它的操纵者有这样的思维,甚至还有高于一般人的智慧,而这些机器人无不操控于人类之手。如果操控者,当然也可能是黑客,基于一定的野心,想要通过这些机器人达到消灭异己的目的,那比起未来人工智能"终结”人类来说,这样的危机可能性更大,甚至近在咫尺。
排除这种"阴谋论”的假说,那么当下的人工智能距离真正的"超越人类、独立思维”还是有很漫长的一段路要走。所以,要想不被人工智能所"终结”,人类可能需要把更多的关注反诸于己:一方面就如我之前在《人工智能恐惧症,源自人类的"恶”》一文中所说,人性本身的恶会成为人类自己最大的"终结者”,这是需要我们去认真思考和面对的问题;另一方面,人类在迅速发展人工智能的同时,如何更好地发展自己,让自己足够强大到不用再去担心被谁"终结”,或许这才是人类对未来忧虑的治本良方。